集成运放的外形特点→ 基本组成电路框图 → 偏置电路 → 差分放大输入级 → 中间放大级 → 互补对称输出级。
1、集成运放的外形结构介绍
现在使用的运算放大器都是集成组件,应用最广泛的集成放大器是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最早用于模拟计算机,并由此而得名。随着技术指标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日益降低,作为一种通用的高性能放大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精密测量、通信、信号处理以及电源等电子技术应用的所有领域。
集成运放有金属圆壳式和陶瓷双列直插式等封装形式,如图5.1所示是集成运放F007和μA741的外形、管脚图。
图中:①、⑤、⑧——空脚
②——反相输入端
③——为同相输入端
⑥——为输出端
⑦——正电源端
④——负电源端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结构复杂,而对使用者来说,须掌握的是其主要性能及其连接和使用的方法,因而本章不再详细介绍其内部结构。在具体应用中,集成运放可视为一个高增益(80~140dB)、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为了抑制零点漂移, 抵制温漂变化对电路的影响,输入级采用了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图5.2所示是集成运放的电气符号及其管脚标准接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通常包括四个组成基本部分,如图5.3方框图所示。
2、偏置电路
主要作用:向各放大级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各放大级对偏置电流和工作电流要求不同,差分输入级的偏置电流最小( μA 级),且要求稳定。为此,偏置电路常采用各种电流源电路。应用最广泛的电流源是镜像电流源,另外还有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等。
1.镜像电流源
如图5.4是镜像电流源电路。
I R = U CC − U BE R ——基准电流
V T 1 、 V T 2 参数对称, I B1 = I B2 = I B , I C1 = I C2 = I C
则 I C = I R −2 I B = I R −2 I C β
所以 I C2 = I C1 = I C = I R 1+ 2 β ≈ I R (β>>2)
2.微电流源
如图5.5是微电流源电路。
T 2 的发射极接入一个电阻 R e2 , U BE2 < U BE1 ,使 I C2 << I C1 ≈ I R = V CC − U BE R 。
由于 IC=IS( e U BE U T −1)≈IS e U BE U T
所以 U BE1 − U BE2 = U T ln( I C1 I C2 ⋅ I S2 I S1 )≈ U T ln I C1 I C2
由图5.4 U BE1 − U BE2 = I E2 R e2 ≈ I C2 R e2 则
R e2 = U T ln I C1 I C2 I C2
说明,若已知 I C1 ( mA 级)和 I C2 ( mA 级),可以求出 R e2 。
3、差分放大输入级
本级电路对于集成运放的质量和性能指标起决定作用,内部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减少零点飘移,提高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一般都是利用集成运放内部元件参数对称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差分放大电路主要形式:基本形式、长尾式和恒流源式。这里主要介绍基本形式。
1.基本形式
如图5.6所示为基本形式差分放大电路。
工作原理:
电路中参数、电路结构完全对称,可以抑制温度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即抑制零点漂移。两管输入信号分别为 U i1 、U i2。
差模输入信号: U id = U i1 − U i2
共模输入信号: U ic = U i1 + U i2 2
U i1 = U ic + 1 2 U id = U ic + U id1
U i2 = U ic − 1 2 U id = U ic + U id2
可见,两个管子除了得到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共模输入电压 U ic 外,还分别得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差模输入电压 ± 1 2 U id 。
①若 U i1 = U i2 ,两个管子只是输入共模信号,由于电路对称, U o = U oc = U c1 − U c2 =0 。
② U i1 ≠ U i2 ,可按上式进行信号分解,分别得到共模信号 U ic 和差模信号 U id 。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A uc = U oc U ic =0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 ud = U od U id
U c1 = A u1 U id1 = A u1 ⋅ 1 2 U id , U c2 = A u2 U id2 = A u2 ⋅(− 1 2 U id ) , U c1 =− U c2
因为电路完全对称, 所以
A u1 = A u2 = A u单
A ud = U od U id = U c1 − U c2 U id = 2 U c1 2 U id1 = A u单 =− β R c R s + r be
共模抑制比: K CMR =20lg| A ud A uc | ,用来描述差分放大电路对零漂的抑制能力。
理想时, A uc =0 , K CMR =∞ 。
2.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如图5.7所示为.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V T 3 为固定分压式偏置电路, I c3 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稳定,是恒流源,其特性如图5.8所示。 V T 2 、 V T 1 对称, I C1 = I C2 = 1 2 I C3 也稳定,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同时增加或减小,因而抑制了共模信号的变化和零漂。
当输入共模信号时, V T 3 的C、E之间的等效电阻 r CE3 = Δ u CE Δ i C ≈∞ (即恒流源的等效电阻),起共模负反馈作用,使 A uc 减小;当输入差模信号时, V T 2 、 V T 1 对称, Δ i c ≈0 ,两管的发射极之间 R W 中点(电位不变)为“交流地”, r CE3 不起任何作用,即不影响 A ud 。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定量分析:
(1)静态分析
U R1 = R 1 R 1 + R 2 ⋅2 U CC
I CQ3 ≈ I EQ3 = U B3 − U BEQ3 R 3
I CQ1 = I CQ2 = 1 2 I CQ3
U CQ1 = U CQ2 = U CC − I CQ1 R C1 (对地)
I BQ1 = I BQ2 ≈ I CQ1 β
U BQ1 = U BQ2 =− I BQ1 R S (对地)
(2)动态分析
V T 3 构成的恒流源起共模负反馈作用和抑制零漂,因此 A uc =0 ;对差模输入信号没有任何影响。
R W ——调零电阻,差模输入时, R W 中点为“交流地”,对应的交流通路如图5.9所示。
A ud = U od U id = A ud单 = Δ U c1 Δ U id1 = −β R C R S + r be +(1+β) R W 2
r id =2[ R S + r be +(1+β) R W 2 ]
K CMR =20lg| A ud A uc |=∞
4、共射放大中间级
中间级主要作用——电压放大。
要求电压放大倍数要高,一般采用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并减小对输入级的影响,放大管往往采用复合管。
如图5.10是一个有源负载复合管共射放大电路。
V T 3 与 V T 4 ——镜像电流源,等效电阻值很大。
两个NPN型三极管 V T 1 与 V T 2 复合构成NPN:
β≈ β 1 ⋅ β 2 , r be = r be1 +(1+β) r be2 ,
因此,本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
5、互补对称输出级
为减少输出电阻,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集成运放输出级通常采用互补对称功放电路。此外,输出级还附有保护电路,以防意外短路或过载时造成损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