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电机电压源是一台发电机,它从不同形式的能量产生电动势。最常见的电压源是交流发电机和电池。交流发电机通过机械旋转转换能量以产生交流信号,由于电...
接线工艺差 这样的帽子被扣在电工头上是种什么感受?
备自投联跳线路失败,矛头直指“接线工艺差”……
这样的“接线工艺差”,暗藏什么样的玄机,作为电工的您是否遭遇?
10多年前的“隐患”再次“现身”,让电力人吃尽苦点,终究验证了定时炸弹总会发生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期通报的一起“备自投不正确动作事件”值得回味:某110kV变电站电站由于“备自投跳闸出口回路接线松动,联跳小电源(水电站)线路失败,备自投装置放电,未能合上备用电源开关”。
几经折腾,事件的原因似乎过于简单,简单得似乎让人难以置信:“跳闸回路接线工艺差”。我们不禁问,什么叫接线工艺差?按照检修作业人员的分析,认为:“按照常规接线工艺,电缆芯线要从线槽内水平引出,引出后折成一定弧度后接入端子,既在长度上留有一定裕度又减少线芯的拉力,但实际接线是从线槽内引出后直接绷紧的接入到端子。在恢复上述接线的时候,需要借助尖嘴钳用力将线拉出后,才能将回路接入端子,证明在原接线方式一直向线槽方向有拉力。”而追根溯源,发现根源是:“基建施工时(10多年前)接线工艺差,施工单位只是完成将回路接入端子,误将两根线芯同压一个端子和电缆线芯绷紧后拉力的一直存在,导致二次回路松脱的隐患长期存在。”
至此,真相大白:接线工艺差突出表现在“一个端子压了两根电缆线芯、电缆线芯绷紧后一直受力”。看了事件分析报告,让我很受启发,这种建立在专业、专注和心细的基础上的专业分析,这值得我们每位电工朋友学习和借鉴。
咋一看,原因是不是太简单了,或许有人说“不就是一个端子压了两根电缆线芯”吗,何必说的好像很严重一样?或许对于一般的电气二次回路而言,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关键的二次回路,这样的问题是致命的,也是近年来电力界“零容忍”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一根端子,这样的两根电缆线芯误压接,很可能是一起事件或事故的直接诱因,也就是安全管理中常说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放任不管就诱发事故”。就这起事件来看,这一个小小的端子,误压接压的电缆线芯可不简单,为什么?因为这根线刚好是“110kV备自投装置跳110KV断路器回路”(备自投跳闸出口回路)。而正是因为事件发生时,跳110kV断路器失败,“引起备自投装置放电,备自投逻辑返回,停止下一步动作逻辑,进一步扩大了小电源的联切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接线工艺差都是10多年基建施工留下的隐患了。如果当时的作业人员懂行一些,能规规矩矩的作业,“保证每个端子内、外接线都只接1根二次线”,这样的事件压根不会发生;如果验收、检查人员、定检人员能负责一些、操心一些、专业一些,能结合定检,检查二次回路端子接线情况,利用每次紧端子的时候,能核查下“每个二次端子上只能压接一根二次线”,或许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可以说,一步错,步步险。这种涉及多环节、多年限工作的电气作业,设计、施工、验收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纰漏,稍有不慎,问题就出现了。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电工人员,更需要密切的合作。
或许有人说,是不是危言耸听啊,哪有这么多巧合,哪有这么多倒霉?真的吗?长期从事电力生产的同仁知道,安全生产中的“巧合”有时还真不少,如同韩国电影一样:碰巧的特殊运行方式、碰巧的事件、碰巧的电缆芯线松动……世间的很多事情往往就是“无巧不成书”,这也为心存侥幸、盲目乐观的我们敲响了警钟:很多事件不像看到的这样简单,背后的故事值得深思。近年的事件,矛头都只指向“工作随意”,这或许是我们的通病,谁甘愿作为“被管理者”,死板的、受气、干活,谁不想英雄一回、潇洒一把,而这样的“逆反”,有时往往害了自己,对于管理者是没有一点伤害的。
这样看来,只要存在问题、隐患被悄悄埋下,它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永远摆在那里,等待我们去“拆弹”。如果我们果断行动起来,抓紧时间、多花心思、多吃透“专业规矩”,很多潜在的风险就在不经意间化解了;相反,如果大家都选择“视而不见”,那么隐患的炸弹迟早一天会爆炸的,时间早晚而已,或许你就是下一个受害者,或许我们都是受害者,谁叫我们“无动于衷”呢?各位电工同仁觉得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