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接线图文章正文

简单易学的电气二次回路接线方法

接线图 2023年10月06日 21:09 327 admin

电气二次回路接线是维修电工常常要做的工作,要把这一工作做好一般都得经历多年的实践磨练。特别是碰到复杂的电路图时,接起来很容易出错且难以发现出错点。本人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验,摸索出一种简单易学且不易出错的接线方法。
电气二次回路的接线是维修电工常常要做的工作,对于新手来说常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一个简单的电路都很难接好。对于老手来说主要是接复杂的控制回路时容易出错,并且查找出错点还很费神。经过本人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简单方法。实践证明新手用后上手快,很短的时间就可独立接线,老手用后即使面对复杂的电路图也胸有成竹。能一次性地正确地接好电路图,检查起来也有迹可循。确实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人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均未发现有人用过此法,在过去买的许多电气类书中也没人提到过。这次公开出来,希望有缘的人能细心体会,变成自己的一个绝招。下面我就详细介绍这一方法。
四。 我们接线的过程就是将图纸上的电路图变成实际的控制电路的过程。图纸是平面的,而实际控制电路却是立体的。两者之间是有较大差距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图纸与实际电路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用线(导线)将各个元件连接起来。通常在按图接线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任意性的。比如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当该线圈是交流380伏时,你可以先从左边端子进,再从右边端子出,也可以反过来先进右边端子,再从左边端子出来。如图1.。正是由于这种任意性导致了容易接错线的不良后果。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图纸时更是容易出错,并且接到一定的程度时自己都会分不清接到哪儿了。所以必须改变这种任意性,建立起某种接线规则,统一按规则来接线。那么这种规则是什么呢?
当我们面对电路图和配电盘时就会发现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电路图上有两种关系:前后,左右。配电盘上有三种关系:前后,左右,上下。于是我们在按图接线时就可以按照这些关系的内在联系来接线。我总结的规则是:前进后出,左进右出,上进下出,以节点为中心展开。图纸上的关系与实物上的关系对应,每走完一根线就在图纸上对应的线上作一记号,以示走过。这样走一根是一根,有条不紊,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一气呵成。即使你还不大明白控制回路的控制过程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你的正确接线。为了便于说明具体的接线方法,我就以星——三角降压起动时间继电器控制线路为例来讲解。先讲讲图纸上的前后,左右,节点的概念。如图2。对于FR来说,a为前,b为后; 对于GB2来说,b为前,c为后; 对于SB1来说,c为前,d为后;对于KM常开触头来说,c为前,e为后。其它的依次类推。 再说左右,对于Kmy常开触头来说,f为左g.为右. 最后说说节点。图2中,c f g m均是节点。节点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元件接线端共同连接的点。图纸上的前后,左右,节点的概念弄清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实际元件的前后,左右,上下,节点的概念。在实际接线中,配电盘在我们面前一般有两种状态:水平放置,垂直放置。无论是哪种状态,我们均应把配电盘假设为水平放置。就像是一张图纸摆在桌面上一样。与图纸不同之处在于:1,各个元件是立体的,元件的接线端子除了有前后、左右的关系外,还多了一个上下关系;2,元件之间还没有连接导线。图3为实际元件布置图。对于KM来说,a为前、b为后、a1为左、a2为右;对于KT来说,m为前、n为后、m1为左、m2为右;其余的元件以此类推。 图4反映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线圈、触头的左右关系。 图5反映当俯视交流接触器时,其常开触头的前后关系。常闭触头没画出来,判断常闭触头的前后关系与常开触头一样。图6是一个热继电器的正面图,ab内是常闭触头,ac内是常开触头。a为上,b、c为下。在交流接触器中,一般各有两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两对常闭辅助触头。常闭辅助触头通常在常开辅助触头的上方,所以常闭辅助触头为上,常开辅助触头为下。
通过上述讲述,对图纸、配电盘、具体元件的前后、左右、上下关系有了一个人为的规定。以这个规定为基础,我们在按原理图接线时只要遵循“前进后出、左进右出、上进下出”的规则就可以了。当图纸上某个元件(如KMy)为上进下出时,我们在接线圈时就按左进右出来接,对于常闭辅助触头就按前进后出来接。图纸中的KMy常开辅助触头是左进右出,在接线时我们就按前进后出来接。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在图纸上是上进下出,在接线时我们就按上进下出来接,即先接a端头,后接b端头,大家可以顺着这一思路举一反三。对各种常用的电器元件都能迅速判断出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明白了这一点后,再弄懂下一点“以节点为中心展开”就基本上学会了。下面再详细讲一下。
在实际接线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端子互相接通的情况。这时是容易接错线的时候。稍不小心就会漏接或接错位置。那么这时就应遵循“以节点为中心展开“的规则。例如图2中f点就是一个节点。它是四个元件互相连接的点。具体是:KMae常闭触头的出线端、KMy常开触头的进线端、KT线圈的进线端、KT通电延时分断常闭触头的进线端。当我们在元件上接线时必须严格按以下顺序接:1接KMae常闭触头的后端头; 2接KMy常开触头的前端头;3,从KMy常开触头的前端头引一根线到KT线圈的左端头;4,从KT线圈的左端头又引一根线到KT通电延时分断常闭触头的左端头。这个接线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各个元件的端头的前后、左右要找准,要和图纸上的前后,左右关系对应。一旦弄错则必然接不成功。图2中g点也是一个节点,具体接线过程如下:1,从KM常开辅助触头的后端头到KM线圈的左端头接一根线;2,从KMy常开辅助触头的后端头到KMy常闭辅助触头的前端头接一根线;3,从KM常开辅助触头的后端头到KMy常闭辅助触头的前端头接一根线。大家仔细揣摩就可以明白这一思路的具体应用。到此,我这一简单易学的接线方法就讲完了。剩下的就是对着图纸试着接几块配电盘或控制盘,很快就能上手的。我总结的这个规则对于复杂控制电路的接线特别有效。你不用担心看不懂原理,更不用担心接迷糊了。只要严格按此规则接,那就是接一根成功一根。当看到几十根或上百根线密集地接在各个元件的端子上时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此能耐。要知道达到这个水平一般得很多年的训练才行的。
五.结束语
好的方法一个人掌握了作用不大,许多人掌握了就会形成大的力量。这个方法只是针对传统的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元件总结的。控制技术早已进入了可编程(PLC)时代。相对于传统的控制电路,PLC可以实现更多、更高级的功能,所以即使熟练掌握了这个方法也没什么好骄傲的。有时间有兴趣可以学习更先进的控制技术。
简单易学的电气二次回路接线方法  第1张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标签: 接线

发表评论

接线图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桂ICP备2022002688号-2 接线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作者QQ:36088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