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电子针灸器的制作
无针电子针灸器的制作,Electronic Acupuncture
无针电子针灸器的制作
作者:天生
本文介绍一种无针的电子针灸器,它不用针,也不会感到痛,却能享受到针灸的种种好处。
一、电路说明
图1是电子针灸器的电路原理图。电路的电源为9V电池B1。开关S1用来接通和断开电子针灸器用,它在结构上与电位器R10是联动的。电阻R1用来限制电路的耗电。
R2—R4、C1与556组成双定时器。当S2断开时,C1的充放电时间约为0.5秒,S2闭合时,C1的充放电时间约为0.25秒。ICl⑤脚为第1只定时器的输出,它经R5和C3送至ICl的⑧脚,这部分又与R7、R8和C4组成第2只定时电路。
电感脉冲时间经限流电阻R8加到晶体管Q1的基极。在Ql导通时,音频变压器T1初级短时接地,T1没有电流流过。电容C5在Q1截止时经T1初级充电,Q1导通时又经Q1放电,这样C5便随着T1的通电和切断电流而进行充放电。充电周期使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变得缓慢一点,同时又增加了从T1送出脉冲的持续期,使输出波形更接近于半个正弦波。
C6、D1和R9组成输出波形整形电路。电位器R10用来调整脉冲幅度,脉冲最大幅度可达到200V左右,脉冲持续期为2ms,总电流消耗不超过10mA。
二、制作方法
印板图见图2,元件装配图见图3,先装ICl的集成电路插座、电阻和电容,焊接电解电容C1时要注意极性要正确,然后再焊二极管,也要注意极性。印制板与板外元件如带开关的电位器(R10/S1)、乒乓开关S2和变压器T1时,可用4英寸长的22号外覆绝缘层的导线进行连接。焊接好9V Bl的电池接线后,就可插入Q1和ICl进行焊接,这两个器件的焊接方向要仔细检查。
接着安装板外元器件,并将印制板要放于外盒内,外盒尺寸至少为4X2X1英寸。外盒一端,用电钻开两个孔,分别安装R10/S1和S2;外盒侧面安装两只带螺母固定的插口J1和J2,印制板上焊接J1和J2的两个方形焊盘可根据你的方便用导线连接或将J1和J2直接焊在方形焊盘上。J1和J2焊接好后,就可将印制板用螺钉和分隔柱固定在外盒内,再将所有板外元器件用连线连接至印制板的相应位置。
三、调整和使用方法
接入9V调整和使用方法电池,用R10/S1接通电源,再慢慢旋转R10至中间位置,将手臂放在J1和J2上,这时你便可感到脉冲快慢随着S2的通断而增加或减少。然后慢慢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转动R10,便可成受到“针刺”脉冲强度的减少或增加。
图4是用传统针灸法可治疗各种疾病的穴位图,如果你患有某种疾病,便可对照图4选择合适的穴位可将插口J2直接放置于该穴位上,另一插口儿可以放在皮薄的任何部位(只要构成脉冲回路就行)。为了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可以使用电子针灸器一日可多至三次,每次在5分钟至15分钟之间。
四、使用电极垫板
许多电子针灸医生现在都借用电极板附着于适当的穴位皮肤上来治疗疾病,这样便可对大面积的整个神经辟进行针灸刺激。因此本电路只要稍加修改,便可使之具有通用性。修改的方法很简单,实际上是将本电子针灸器的J2和J1两个输出端用导线延长至电极板,便于电极垫板有只够的长度沿径路的始末进行针刺刺激,导线的一头用鳄鱼夹或香蕉插头与J1和J2相连,另一头可直接焊在电极热板上,电极垫板可用导电良好的铜薄片制成,有2英寸见方就足够了。为了使与皮肤接触得更为良好,电极表面可涂一层导电性液体,使治疗效果更佳。要进行多次治疗并节省导电液时,可将电极临时放在塑料口袋里,此防止导电液迅速干掉。在使用时可参照图5进行行。图5中列出了各种神经的位置与走向,便于你安放电子针灸的两个电极。脊椎系统是所有神经的发源基地,它共有31根神经,可以分成4个大群,其中颈部神经群和骶部神经群伸展到手臂和腿部,而胸部神经群和腰部神经群则如图5所示分布到全身的所有部位。神经群的始端和末端是走向可查看图5中标有C、S、T或L字样的线条。治疗时你可以将两个电极分置于该条神经的始末,也可以只置于一段神经上,其中包含你感觉有疼痛的部位,使用应多做几次试验以找到最佳的供痛位置。
1、支气管炎; 12、头晕; 23、颈部痉挛症 34、便秘; 45、肩痛
2、高血压; 13、颈部神经痛; 24、头晕; 35、膝关节痛; 46、肘关节痛;
3、肩痛 14、气喘咳嗽; 25、一般劳损; 36、大腿浮肿; 47、上肢瘫痪;
4、上肢瘫痪; 15、一般劳损, 26、坐骨神经痛; 37、酒醉; 48、视力损伤;
5、脊间神经病; 16、糖尿病; 27、大腿劳损; 38、肩痛 49、牙痛,
6、胃下垂 17、肠炎 28、阵发性痉挛 39、胺部风湿病; 50、手关节痛;
7、呕吐 18、肝肾病; 29、下肢瘫痪 40、恢复疲劳; 51、下肢瘫痪;
8、胃病; 19、遗尿 30、手部肌肉痛; 41、痔疮, 52、高血压,
9、腹泻, 20、恢复疲劳, 31、手瘫痪; 42、下肢神经痛; 53、恢复疲劳。
10、妇科病; 21、便秘, 32、指关节痛, 43、膝关节劳损,
11、膀胱炎 22、头痛; 33、妇科病, 44、膝关节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