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接线图文章正文

带隙电压基准简介

接线图 2024年01月26日 10:49 346 admin
本文介绍了有关带隙电路的一些基本信息,这些电路广泛用于生成与温度无关的参考电压。
  带隙参考技术是创建与温度无关的参考电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传奇电子工程师 Bob Widlar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为当今的带隙电压基准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唯一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依赖于使用噪声大、温度敏感的齐纳二极管。除了这些缺点之外,基于齐纳二极管的方法还需要大于 5V 的电源电平。
  我们将看到,正常的带隙电压基准可以产生低至约 1.23 V 的基准电压。此外,还有一组带隙基准,称为分数带隙,可以产生低至几毫伏的输出电压。 
  什么是带隙参考?
  电压基准的目标是生成稳定的电压,理想情况下该电压独立于温度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变化。不幸的是,环境温度会影响电路内不同组件的特性。
  例如,BJT 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是绝对温度的线性函数,并且表现出约 -2 mV/°C 的温度系数。这种器件限制将影响电路输出。
  如果我们无法获得更好的设备,我们将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补偿温度引起的变化。例如,如果我们可以生成一个与绝对温度成线性函数且具有 2 mV/°C 正温度系数的电压,那么我们也许能够补偿基极-发射极结引入的变化。
  生成 2 mV/°C 温度系数的一种方法是注意以下方程给出的热电压 (VT) 是绝对温度的线性函数:
  
  V_{T}=\frac{kT}{q}
  
  在此方程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q是单个电子携带的电荷,T 是开尔文温度。热电压的温度系数为$$\frac{k}{q}$$,约为+0.085 mV/°C。如您所见,温度系数为正,但远小于所需值 2 mV/°C。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M 来放大热电压,使得 $$\frac{Mk}{q}$$ 等于大约 2 mV/°C。这个概念是带隙基准的主要思想,如下图 1 所示。
  
  图 1图片由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提供。    
  
  热电压由“V T发生器”块产生。该块的输出乘以适当的因子 M,然后添加到 BJT 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理想情况下,总输出应与温度无关。
  基本带隙具有弓形漂移曲线
  我们假设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温度系数约为-2 mV/°C;然而,它并不是 100% 恒定的。这就是带隙输出不会完全独立于温度的原因。
  只有在一个目标温度下,我们才能调整因子M,将参考输出的温度系数设置为零。当温度远离该目标时,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温度系数将略有变化。因此,带隙输出将随温度出现轻微变化。
  基本带隙基准的典型输出曲线如图 2 所示。每条曲线对应于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将温度系数设置为零。正如您所看到的,基本带隙基准的输出电压在绘制温度曲线时具有弓形漂移曲线。 
 带隙电压基准简介  第1张   图 2图片由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提供。    
  一些带隙基准采用温度补偿电路来进一步提高基本结构的漂移性能。例如,LT1019(精密带隙基准)的输出如图 3 所示。该器件采用了大大改进的曲率校正技术。
  带隙电压基准简介  第2张
  图 3图片由Linear Technology提供。
  为什么他们称其为带隙参考?
  对于上述讨论,我们假设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温度系数为 -2 mV/°C,并容易得出$$\frac{Mk}{q}$$ 应为 2 mV/°C。为了更准确,我们应该用器件参数来表达基极-发射极电压,并使用得到的方程来计算因子M。更多信息,您可以参考Analog Integrated Analysis and Design一书的4.4.3节电路。在这里,我们只看一个最终的分析结果,其输出电压为:  
  $$V_{OUT}|_{T=T_{0}}=V_{G0}+\伽玛V_{T0}$$  
  V G0是硅的带隙电压,为1.205V。γ是与基极掺杂水平相关的参数。T 0表示带隙基准的温度系数设置为零时的温度。因此,热电压V T0和带隙输出 $$V_{OUT}|_{T=T_{0}}$$ 被视为 $$T=T_{0}$$。 
  假设带隙输出在 $$T_{0}=300 K$$ 处设置为零。因此,我们有 $$V_{T0}=26 mV$$。假设γ的典型值= 3.2,我们得到 
  V_{OUT}|_{T=300 K}=1.205 V + (3.2\times 26 mV)=1.2882 V
  正如您所看到的,普通带隙基准的输出电压接近硅的带隙电压,这解释了此类电压基准的名称。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创建与温度无关的参考电压的基本思想,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概念的电路实现。
  Widlar 带隙参考
  如图 1 所示,带隙基准电压源需要生成等于热电压的电压。我们可以生成与热电压成正比的电压,而不是生成等于V T的电压。然而,比例因子应该与温度无关,以便我们可以成功应用上一节中讨论的概念。让我们看看是否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知道 BJT 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由以下等式给出:  
 V_{BE}=V_{T}ln\left (\frac{I_{c}}{I_{s}}\right )  
  其中I c和I s分别是集电极电流和饱和电流。如果I c和I s与温度无关,则基极-发射极电压将等于V T乘以与温度无关的因子 $$ln\left ( \frac{I_{c}}{I_{s}}\right ) $$。然而,我们知道比例因子与温度无关。让我们考虑一下两个晶体管Q 1和Q 2的V BE差异:  
 V_{BE1}-V_{BE2}=V_{T}ln\left ( \frac{I_{c1}}{I_{s1}}\right )-V_{T}ln\left ( \frac{I_ {c2}}{I_{s2}}\right )=V_{T}ln\left ( \frac{I_{c1}}{I_{c2}} \frac{I_{s2}}{I_{s1}} \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集电极电流比 ($$\frac{I_{c1}}{I_{c2}}$$) 和饱和电流比,使V BE差成为热电压的常数因子($$\frac{I_{s2}}{I_{s1}}$$) 常数。缩放晶体管的发射极面积使我们能够设置饱和电流比。对于集电极电流比,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电流源来设置晶体管的偏置电流。因此,可以使VBE差成为热电压的恒定因子。带隙基准通常使用两个 BJT 的V BE差异来创建图 1 中的“V T发生器”块。 
  作为示例,让我们看一下下面图 4 所示的简化 Widlar 带隙参考。
带隙电压基准简介  第3张    图 4图片由IEEE Explore提供。 
  Q 1和Q 2的V BE以及R 3电阻器创建了一个环路。因此, R 3两端的电压降等于Q 1和Q 2之间的V BE差。这两个晶体管相同 ($$I_{s1}=I_{s2}$$),但具有不同的集电极电流。假设$$V_{BE1}=V_{BE3}$$,电阻R 1和R 2具有相等的电压降。因此,集电极电流比 $$\frac{I_{c1}}{I_{c2}}$$ 等于电阻比 $$\frac{R_{2}}{R_{1}}$$ (我们忽略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因此, R 3上的电压降由下式给出   
  $$\Delta V_{R3}=V_{BE1}-V_{BE2}=V_{T}ln\left ( \frac{I_{c1}}{I_{c2}} \frac{I_{s2}}{ I_{s1}}\right )=V_{T}ln\left ( \frac{R_{2}}{R_{1}}\right )$$  
 代入图 4 中给出的电阻值,我们得到   
  $$\Delta V_{R3}=V_{T}ln(10)=2.3V_{T}$$ 
  流经R 3 的电流等于R 2的电流,因此我们得到R 2上的压降为:  
  $$\Delta V_{R2}=\frac{\Delta V_{R3}}{R_{3}}\times R_{2}=\frac{R_{2}}{R_{3}}\times 2.3V_ {T}=23V_{T}$$ 
  参考输出等于 R2 压降加上Q 3的基极-发射极电压:  
  $$V_{REF}=V_{BE3}+23V_{T}$$ 
  假设 $$V_{BE3}=0.65 V$$ 和 $$V_{T}=26 mV$$,我们有 $$V_{REF}=1.248 V$$。此外,我们可以将温度系数值代入V BE3和V T并计算输出的温度系数:  
  $$\frac{\delta V_{REF}}{\delta T}\约-2mV/^{\circ}C+23\times 0.085mV/^{\circ}C=-0.045mV/^{\circ }C$$ 
  这远小于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温度系数。典型的带隙基准可以实现低至 20 ppm/°C 的温度系数。
  带隙参考的后期发展
  Widlar 的电压基准于 1971 年发布,为当今的带隙基准奠定了基础。尽管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但它仍然存在当前的驱动灵敏度限制。此外,它无法产生有用的电压电平,例如 2.5 V 和 5 V。这些问题后来通过 AP Brokaw 推出的突破性设计得到解决。这是第一个基于带隙的精密电压基准。
  后来,研究人员开发了称为分数带隙的带隙基准,可以输出低至几毫伏的电压。有关这组带隙基准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JSSC 论文“具有低于 1V 操作的 CMOS 带隙基准电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标签: 电子 二极管 齐纳二极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发表评论

接线图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桂ICP备2022002688号-2 接线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作者QQ:36088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