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K型大屏幕彩电伴音电路原
工作原理简述
从超级芯片TDA9383(38)脚预视放级输出的视频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V309缓冲放大后进行图声分离,经Z205(6.5MHz)、Z205A(6MHz)选通后返回到TDA9383(32)脚内部进行FM解调(即鉴频)。FM解调是利用窄带PLL完成的,(31)脚外部接有PLL环路滤波器。在TDA9383内部设有“伴音滤波通道选择”,可通过总线设定FM解调器频率分别为4.5MHz、5.5MHz、6。OMHz、6.5MHz,以适应多制式的要求。早期机型鉴频均有外接6.5MHz谐振线圈。
失谐后易产生音小、沙哑、失真等。新型机采用PLL锁相环后,基本上不出此故障。 经过解调和音频放大后的信号从TDA9383(44)脚输出。送到AV/1、v切换电路TC4052B(两组四选一开关)(1)脚和(12)脚,在(9)、(10)脚不同高低电平组合下。与外来三路AV音频信号进行选择切换。如(9)、(10)脚均低电平时选择TV信号;(9)脚高电平、(10)脚低电平时选择AV1/SVHS;(9)脚低电平、(10)脚离电平时选择AV2/YUV;(9)、(10)脚均高电平时选择AV3信号。
经TV/AV选择、切换后的L、R音频信号从(3)、(13)脚输出,分别送到SRS3D声音处理器M62438FP(2)、(8)脚,进行延时控制后又从(8)、(5)脚输出,送到音效处理器TDA7429S(35)、(38)脚。
TDA7429S是飞利浦公司的音频处理电路,在总线控制下可完成信号的输入选择,高、中、低音控制,音量控制,平衡控制,静音控制。音效控制等。处理控制后输出L、R主音频信号送到功率放大器TDA8944J。输出环绕声信号送到超重低音功放TDA8945S。注:K型机用两块集成电路完成音效处理。电路略嫌复杂,现在机型多用一块集成电路完成此功效。
静音电路由V202、V205、V203、V206、V341等组成,转换频道瞬间或当CPU发出静音信号(如无信号静噪)时,从TDA9383(5)脚输出高电平静音信号。一路经过VD202、V202、V205放大送到功放块TDA8944J(10)脚进行高电平静音;另一路经VD203、V203、V206放大后送到重低音功放TDA8945(7)脚进行高电平静音。关机静音控制由VD344、VD202、C344、V341(A1013)、R341、R342等组成,关机时+13V消失,C344(470μF/25V)上所充的近10V电压通过V341放电,V341瞬间饱和导通,其c极输出高电平,通过V202、V205和V203、V206分别加到TDA8944J(10)脚和TDA8945S(7)脚进行高电平静音。
下图是熊猫2158型彩电利用电子开关实现模拟量共用电路。为了解决CPUPWM输出端不足的矛盾,该机把卡拉OK的混响和麦克风的模拟量控制、环绕声和画质的模拟量控制共用两个输出口(N801(2)、(3)脚)。这两种不同模式的切换由卡拉OK开关(NS01(40)脚)的电平决定。卡拉OK模式时(40)脚为高电平。
利用此开关电路切换模拟量共用电路,可使N801(2)、(3)脚输出的PWM波信号控制不同的受控电路。N803(C04066)内置四个电子开关,K1、K2分别受控于(13)、(5)脚的开关电平。高电平时两开关闭合。(1)与(2)脚接通,(3)与(4)脚接通;低电平时两开关断开。K3、K4分别受控于(6)、(12)脚的开关电平,高电平时两开关闭合,(8)与(9)脚接通。(10)与(11)脚接通;低电平时两开关断开。 当卡拉OK为关时,N801(40)脚输出低电平,V817截止。V818导通。N803(6)、(1)脚为高电平,(5)、(13)脚为低电平。
N801(2)、(3)脚输出的画质、环绕声控制PWM波经过低通网络后,分别送人N803(3)、(11)脚和(1)、(9)脚。由于此时K1、K2断开,K3、K4闭合,则(11)脚输入的电压从(10)脚输出,并控制N30(33)脚内部亮度信号的画质(电压范围1V一3.8V);而N303(9)脚输入的电压从(8)脚输出。并控制N201(13)脚内部环绕声的音量(电压变化范围2V~4V)。此时N803(3)、(4)脚无电压输出。
当卡拉OK为开时。N801(40)脚变为高电平。
混晌控制电压从N801(3)脚输入、(4)脚输出,并经过插座XS12(2)脚,调整卡拉OK电路中N1104(AN5262)(3)脚延迟信号的幅度。麦克风控制电压从N803(1)脚输入、(2)脚输出,并经过插座XS12(1)脚,调整N1103(3)脚话筒信号的幅度。
此时N803(9)、(10)脚无电压输出。为了使画质与环绕声在乍拉OK开,关时不出现明显的变化,在“开”状态时。通过R896和899、R897和R845的分压作用。使画质与环绕声控制电压仍保持一定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